地方新闻
奉化乡村治水经验因何走向全国?新科技助阵解难题
来源:中国环境     阅读:943
环保在行动
发布于 2023-03-13 10:33
查看主页

面对涉水问题,如何因地制宜处理好科技、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乡村治水新科技》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CCTV—10新春“美丽中国年”专题《创新进行时》栏目两集连播。纪录片重点聚焦奉化治水“无人机(船)测绘”“脱氮菌净水”“‘种’木桩固堤” “透水砖铺路”等精彩内容,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奉化区以新科技、新理念破解江南水乡治水系列难题,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经验、新成效。

为什么奉化乡村治水经验能走出浙江,走向全国?原因还得从多年前奉化水生态环境说起。曾经的奉化,黑臭河、垃圾河彼时仍有,污水横流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每到台风暴雨频发的季节,农田被淹、河水倒灌,村庄变成汪洋一片,不仅影响村民出行,更是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为治疗水“患”,奉化区从摸清“家底”、加强监测入手,运用“机载激光雷达”“无人测量船”等“黑科技”绘制三维水上水下地形图,助力河道清淤。

“‘机载激光雷达’搭载在最高可飞达500米的无人机上,对地面上所有捕捉到的物体进行精确测量,将测绘所得数据进行彩色成像并实时传输到系统后台。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1平方千米的测绘工作,绵延上百千米的测绘工作不到三天就能完成,和人工测绘所需的三个月时间相比,‘机载激光雷达’的测绘效率大幅提升。”奉化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天上有无人机,水里还有无人船,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操控配备导航器与超声波探头的“无人测量船”,水下情况轻松“一览无余”。

有了监测到的基础信息数据,奉化区科学分析,精准发力,大力推广“脱氮菌净水”“种木桩固堤”“透水砖铺路”等技术,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

为解决水体含氮量高的难题,奉化区采取每吨水投放约10g脱氮菌的方法,3—5天后就能将水中的总氮含量降到1.5毫克以下。为解决防洪标准低的历史遗留问题,奉化区将6米长的松木桩固定在河堤下方,形成密实的挡墙从而加固护岸,帮助淤泥层提升承重,有效避免河堤滑坡。为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难题,奉化区采应用“海绵城市”的创新技术——“透水砖”,通过定制“透水砖”,使用碎石代替混凝土铺设道路,加速强降雨时的渗水,将雨水快速排走。

如今,在各类新科技助力下,奉化区有力推动了河湖综合整治、沿线休闲游憩设施建设、宜居城乡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让沿河堤坝、水系廊道实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的美好愿景,成为区域百姓游玩的好去处,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样板。


免责声明:本文由水生态环保网用户上传并发布,用于学习交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生态环保网立场或证实其内容有效性。 地方新闻
悄悄报个药学硕士,然后惊艳那些看不起你的人!
广告
相关推荐
黄河保护法施行两周年:甘肃兰州筑牢黄河生态屏障
会宁县郭城驿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工程招标公告
再生水产业有望站上千亿级风口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经济开发区金线河生态治理二期工程
生态环境部: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公布

上海舟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version v18.1.2
首页
资讯
发布需求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