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北京凉水河的今昔对比 十年治理路再现水清岸绿

  • 地方新闻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作者:乌梦达、黄海波、田晨旭、李春宇
  • 时间:2022-09-11 09:55
  • 阅读:2182

       北京凉水河,开凿于隋代,干流起自北京市石景山区,流经海淀区、西城区、丰台区、大兴区、朝阳区,最终于通州区汇入京杭大运河。淌过千年岁月,它是北京南部的重要河流之一。

  古时的凉水河,源头为地下泉水,因水温较低故而得名,有悠久的文化积淀。

  “凉水河边路,依稀似故乡。野亭穿径窄,溪柳夹川长。”明代诗人邵经邦的《游凉水河》一诗,为人们描绘了数百年前凉水河的优美景色。

  在历史上,这条穿越北京的河流,曾发挥过运输、排水、灌溉等诸多作用。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流域人口高达450万人的凉水河,一度污浊返臭、市民避之唯恐不及。2013年起,北京市连续实施三个“三年治污行动”,启动凉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十年来,新华社记者持续追踪凉水河治理过程,先后播发《疲惫的河流——北京凉水河调查》《复苏的河流——北京凉水河再调查》,通过解剖一条河道治理的“麻雀”,记录凉水河从疲惫到复苏,从沉寂到生机的历程。

  2022年初秋,记者再次走访凉水河全线。生态、民生、文化……河道内外的种种变迁,见证这条千年河流重现昔日风采。

  拼版照片,上图:2022年8月24日拍摄的凉水河畔的住宅小区(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下图:2013年2月27日拍摄的凉水河(资料照片)。

  梦想成真的枕河生活

  凉水河两岸正呈现出一幅“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水域画卷,实现了市民对于枕河生活的美好想象

  公静波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街道卡尔百丽社区的党委书记。2004年,她搬到了凉水河畔的荣华街道居住。那时的凉水河还是气味刺鼻、难以靠近的“臭水河”,常见市民掩鼻匆匆而过。

  “那时在河边居住的群众总来居委会反映情况,都说夜里完全没法开窗户,真是睡觉都能熏醒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居住在凉水河边的北京市民,忘记了这条南城水系“动脉”本来的名字,脱口而出就是“臭水河”。

  北京市民王先生2008年搬到右安门街道一处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紧挨着凉水河。

  “开发商宣传这是南二环边上难得的水岸楼盘,我们入住之后就有些后悔,夏天河水味儿太大不敢开窗,纱窗上总是黑乎乎地停着一层蚊虫。”王先生回忆。

  北京市凉水河管理处小红门管理所所长常松介绍,凉水河由于流域人口增长过快,污水处理设施跟不上,大量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中,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2000年前后,凉水河水质已达到劣Ⅴ类。周围居民不堪其扰,家里窗户都不敢开。”

  截流污水、整修河堤、疏通河道……随着治理工作启动,凉水河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2022年8月24日拍摄的凉水河。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河水变得清澈,枕河人家的心情也跟着透亮。王先生心心念念的水岸生活越来越名副其实,“这水真不臭了!站在小区高处看凉水河,别说还真有点小长江的感觉”。

  初秋时节,微风徐徐。记者沿凉水河岸自西向东而行,一路感受着城市与自然交织的风光。

  曾深受黑臭水体困扰的凉水河经开区段,因良好的生态环境于2020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在河边骑行的市民黄先生表达着内心的喜悦:“我在北京市经开区已经住了十几年,每天都要来凉水河边骑行一个小时,看看两岸的花花草草。但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条臭水沟,根本就无法靠近。”

  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凉水河,一大早便有附近居民甩鞭、遛弯、垂钓。跑步、骑行的人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不少来自北京怀柔、密云等北部地区的骑行队过来打卡。

  如今的凉水河畔,由服务通道、坡面栈道、过河汀步组成的亲水慢行系统,拉近了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路灯、鸟笼架、驱蚊灯、坐凳、垃圾桶与钓鱼平台,则进一步满足着人们的亲水需求。十年间,凉水河两岸正呈现出一幅“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水域画卷,实现了市民对于枕河生活的美好想象。

  2022年8月24日,市民在凉水河畔骑行。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逐渐擦亮的生态底色

  岁月轮回带给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启示。如今,水净树绿的古韵景观正在回归

  历史上,凉水河两岸景色十分优美。在元时,官宦争相在凉水河上游建设园林别墅。《帝京景物略》载:“草桥去丰台十里,中多亭馆,亭馆多于水频圃中。而元廉希宪之万柳堂,赵参谋之匏瓜亭,栗院使之玩芳亭,要在弥望。”

  河水千年流淌,从曾经的江南风光到疲惫不堪,再到重新复苏,岁月轮回带给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启示。如今,水净树绿的古韵景观正在回归。

  数据显示,凉水河水质从劣Ⅴ类改善到现在的Ⅳ类,一些河段达到了Ⅲ类,两岸绿化则增至287万平方米。

  十年间,水清岸绿,生态底色逐渐被擦亮。顺着河道放眼望去,绿植与河水装点的滨河步道串联起上下游,成为跑步爱好者打卡的线路。

  2022年8月24日,市民在凉水河畔跑步锻炼。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凉水河还清,欢喜的除了两岸居民,还有大自然的“朋友们”。近年来,凉水河渐渐化身为水鸟的乐园,大批野鸭、白鹭等鸟类栖息,河道内也出现了鱼虾。2021年2月14日,疣鼻天鹅首次现身凉水河经开区段,一时间成为当地群众热议的美事。

  水鸟对湿地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它们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常松介绍,2021年1月,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在凉水河亦庄段进行冬季鸟类调查,结果显示,从亦庄凉水河公园到通州区新河村,长度10公里的河道内,共生活43种鸟类,其中水鸟23种,数量最多的是野鸭和小鸊鷉,各有1000余只。

  “现在凉水河经常能看到各类水鸟,我们这有学生组成的‘观鸟之友’团队,也有亲子观鸟团。他们会定期组织观鸟活动,有家长给孩子介绍鸟类的,也有举着相机给水鸟拍照的,可热闹了!”公静波说。

  “我们希望在未来将凉水河建成集防洪、景观、生态、人文于一体的多元化城市河道,让它成为都市内的绿色亲水空间。”常松说。

  2022年8月24日,市民在凉水河戏水。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河道治理的十年攻坚

  治水先治岸,治污先治源。一亩泉湿地之下,“暗藏”着小龙河,乃至凉水河还清的一大“功臣”

  顺着凉水河的支流——小龙河溯源。几年前记者探访时,这里的河道内几乎被垃圾和丢弃物堆满,墨绿色的水面漂浮着塑料瓶,“镶嵌”在水上如同冷却后凝固的油脂,散发着恶臭。如今,这里恶臭不再。

  沿着河道,记者来到一座名为一亩泉的湿地。这是一片流水潺潺、绿意盎然、水鸟翔集的生态乐园。而在这片湿地之下,“暗藏”着小龙河,乃至凉水河还清的一大“功臣”——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

  “我们厂地处小龙河源头,其产出的再生水是小龙河重要的水源之一。水厂主要处理北京市西南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主要出水指标达到地表Ⅳ类标准,对还清小龙河、改善凉水河水质发挥了重大环境效益。”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厂长阜崴说。

  治水先治岸,治污先治源。常松介绍,凉水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流域内污水处理能力的不足。为此,北京市水务部门于2013年启动“三年治污行动”,重中之重便是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拼版照片,上图:2022年8月24日拍摄的黄昏下的凉水河(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下图:2013年2月27日拍摄的凉水河一处排污口(资料照片)。

  水脏,问题在水,根子在岸。对流域内86处规模以上的排污口进行治理,全面取缔排污口;新建污水管线、再生水管线,改造雨污合流管线,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在流域内升级改造或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目前,凉水河流域实现了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杜绝污水入河,再生水也成为河流的重要水源。

  记者沿着凉水河,走入北京市经开区的亦庄新城滨河公园,茂密的植被阻隔了城市的喧嚣,河堤步道旁的柳树随风摇曳着枝条。不远处,凉水河上嬉戏水鸟不时扇动翅膀,在水面上掀起层层涟漪……

  河道还清,还离不开一群守护者。

  2022年8月24日,工作人员在清理凉水河里的水草。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在凉水河边居住了18年的公静波,见证着凉水河的变迁,更感慨于凉水河还清的不易。2021年,公静波成为一名民间河长,承担起巡查河道、保护河湖的重要职责。

  2017年,北京市正式建立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湖)长体系,每条河道都有了自己的“巡护人”。结合河长制与智慧监测系统,凉水河治理工作得以进一步精细化,更多环境死角与细微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有效阻止了污染问题的反弹。

  2022年8月24日,市民们在凉水河上的石桥步行。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水润京华的美好愿景

  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河流会如何?属于城市与河流未来的答卷,还在继续书写

  凉水河由污转清的艰辛历程,不仅是一条河流的传记,也是北京市水生态环境变迁的缩影。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历史上,被称为北京母亲河的永定河裹挟着自上游冲刷而来的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了北京小平原。而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北京城,也曾是一座泉源遍地、河流纵横的城市。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加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北京部分河湖水库日渐枯竭,地下水位呈加速下降趋势,以凉水河为代表的河道开始出现严重污染问题……

  水是生存之本,更是文明之源。因水而兴的城市,绝不能因水而败。

  如同在凉水河开展的治污工作,2013年起,北京市连续实施三个“三年治污行动”。曾因蚊子成群被称为“蚊子河”的新凤河,如今因为清澈见底成了“清水河”;曾因恶臭、颜色浑浊被称为“牛奶河”的萧太后河,如今也成了生态河……全市污水收集处理率从2013年的83%提高到95.8%,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全市142条黑臭水体全部清零,1000多条小微水体全部完成治理并持续巩固。

  2022年8月24日,市民在凉水河畔跑步锻炼。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在解决河流污染问题的同时,北京市还对永定河、潮白河在内的多条河流进行生态修复,调度外调水、本地地表水、再生水、雨洪水等多种水源进行生态补水,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据北京市水务局介绍,在有利气象条件和精细化调水共同推动下,到2021年12月,北京市有水河流166条,有水河长3469.74公里,有水水面面积为448.29平方公里。有水河长增加786.3公里,有水水面面积增加71.48平方公里。

  “感觉这些年北京的河湖水多了,环境变好了,亲水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了。”在记者沿凉水河走访的过程中,不少民众表达着相似的观点。近年来,北京市水务部门依托复苏的河湖,不断开放共享河湖岸线空间,规划皮划艇区域、开辟河湖大众冰场、打造亮马河、京杭大运河等游船线路,沉寂多年的水域空间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伴随着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河湖的文化属性也被激活,日益为人们津津乐道、口口相传。

  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北京市水务部门将于今年制定并组织实施第4个三年治污行动,继续提升全市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让更多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人民。

  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河流会如何?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勾勒出这样一幅蓝图:到2035年北京全市城乡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全面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

  夕阳西下,记者站在北京市通州区榆林庄闸附近的岸边,眺望着凉水河奔涌的河水不断汇入京杭大运河。碧水汤汤,奔流不息。属于城市与河流未来的答卷,还在继续书写。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我国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 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我国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 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新征程上如何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记者进行了采访。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这场硬仗2023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
  • 地方新闻
  • 时间:2024-03-28 14:14
  • 阅读:624
  • 强化“四大检察”拓展“五个维度”,南平筑牢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司法保护屏障
  • 强化“四大检察”拓展“五个维度”,南平筑牢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司法保护屏障
  • 三月的武夷山,碧水如镜,满目苍翠。青绿之间,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检察机关正确定位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中的角色,创新检察机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方式方法,通过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和业务数据、专题专项、典型案例、诉源治理、品牌特色“四大检察”“五个维度”为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下称环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筑牢武夷山国家公园及环带生态
  • 地方新闻
  • 时间:2024-03-28 14:13
  • 阅读:847
  • 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持续推进“五水共治” 绘就秀美生态画卷
  • 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持续推进“五水共治” 绘就秀美生态画卷
  • 近日,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获得2023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塘栖镇位于临平区西部,镇域面积79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11个社区,常住人口13万人。镇域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有大小河道76条,全长156.34公里,其中省级河道1条大运河、区级河道7条、镇级河道31条。近年来,塘栖镇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总要求,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原则,结合塘栖水乡资源特色,以河道水质全面提升、污水零
  • 地方新闻
  • 来源:环境经济
  • 时间:2024-03-28 14:11
  • 阅读:442
  • 生  态 环 境 部 召 开 3 月 例 行 新 闻 发 布 会
  • 生 态 环 境 部 召 开 3 月 例 行 新 闻 发 布 会
  • 3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出席发布会,介绍生态环境科技工作最新进展。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现场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裴晓菲: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
  • 政策时事
  • 来源:生态环境部
  • 时间:2024-03-28 14:08
  • 阅读:1838
  • 首达Ⅲ类水,常州武进太湖治理成绩亮眼
  • 首达Ⅲ类水,常州武进太湖治理成绩亮眼
  • 随着1月6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栏目相关内容的播出,去年以来,常州市武进区的太湖风光及太湖治理工作已经先后三次在央视亮相。 近日,2023年度武进区太湖治理“成绩单”出炉:太湖湖心区总磷、总氮同比下降21.9%、14%,首达Ⅲ类水标准;太湖西部区总磷、总氮同比下降16.9%、9.1%。频频出圈、成绩亮眼。去年,武进坚持全区一盘棋思想,高标准谋划,高效率突破,高质量推进,从污染治理到生态修复,全力唱响新时代“太湖美”
  • 地方新闻
  • 来源:中国环境
  • 时间:2024-01-24 14:50
  • 阅读:580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5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