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湿地
人工湿地日常该怎样维护?来看看国家标准规定
来源:水生态环保网     阅读:7097
iWater官方
发布于 2022-06-08 22:13
查看主页

本文内容摘自2021年4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指南》,水生态环保网编辑整理,点击此处下载全文

4.3 日常运行与养护

4.3.1 预处理系统

4.3.1.1 生态滞留塘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a)每日巡视生态滞留塘,及时清除表面漂浮杂物及腐败植物等,保持水面整洁;
b)每季度检查生态滞留塘沉积物淤积情况,一般淤积深度超过50 cm时应及时清淤,污泥处理与处置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0中的有关规定。

4.3.1.2 生态砾石床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a)每日巡视砾石床,及时清除两侧杂物,防止砾石床堵塞;
b)当砾石床进出水水位差超过设计值30 cm,应清洗砾石床,清洗前应降低砾石床进出水水位;可选用高压水枪冲洗,冲洗效果不佳时,应翻洗砾石床,翻洗水回流至湿地预处理系统处理;翻洗后应及时修整砾石床,维持砾石床原有结构,保证砾石床正常运行;
c)每年检查砾石床是否存在沉降、坍塌现象,发现问题后,及时排查原因,补充砾石,确保砾石床正常运行。
4.3.1.3 定期巡视并维护沉砂池、沉淀池、过滤池等预处理设施,运行及维护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0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3.2 人工湿地主体

4.3.2.1 引排水系统的运行维护宜采用周期性分区方式巡视,每周不少于1次,巡视应包括下列内容:

a)检查管道沿线的明漏或地面塌陷情况,对不能满足输水要求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管道,应有计划地进行修复和更新改造,管道的维护应符合《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 6的相关规定;
b)检查渠道沿线的明漏或地面塌陷情况,渠道的维护应符合《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8的相关规定;
c)检查井盖、标志装置等管网附件的缺损情况,及时更换与维修;
d)检查各类阀门、设施井等的损坏和堆压情况,出现损坏及时更换与维修,出现堆压及时清理;
e)检查管道周围环境变化情况和影响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安全的活动。

4.3.2.2 集布水及排空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a)每日巡视集布水系统,采用人工或机械清理系统内的杂物和积泥,保持填料表面平整,保证集布水系统正常运行和布水均匀;
b)每周检查集布水系统内的管道、渠道等破损、腐蚀情况,确保管道通畅,阀门、闸门运行正常,做好管道、阀门除锈、除垢、润滑及防腐工作,避免出现漏水现象;
c)检查或清理集布水系统时宜减少或暂停进水,清理前做好充分的人力、物力、照明、通风及安全措施准备,尽量缩短停水时间,确保安全;
d)潜流人工湿地每月至少排空一次,及时排出脱落的生物膜及淤泥。宜采用分区依次排空,排空的淤泥处理与处置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中的有关规定。潜流人工湿地排空前先抬高水位运行再排空,排空时间不小于12 h。

4.3.2.3 填料的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a)每日巡视表面流人工湿地及生态滞留塘、砾石床等情况,并采取以下淤积预防措施:
1)控制进入人工湿地系统水体的悬浮物浓度;
2)定期察看人工湿地是否存在缓流、淤积等现象;
3)定期对人工湿地前端生态滞留塘或生态砾石床进行清淤处理。
b)每日巡视潜流人工湿地填料表面情况,如出现漫流现象,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1)当潜流人工湿地出现漫流且面积比不超过10%时,应调整湿地运行方式,加大进水流量,分区间歇排空,干湿交替运行;
2)当漫流面积比超过10%但未超过30%时,应监测湿地堵塞情况,翻松堵塞区域的填料层,清理填料附着物后复原;
3)当漫流面积比超过30%、出现严重堵塞时,需换填堵塞区域填料;换填填料前,应排空堵塞单元格,换填填料应与原填料级配相同。施工中宜采用人工挖掘,转运时宜采用轻型转运机械(满负荷小于1吨),被更换的填料优先考虑资源回收公司处置或按照一般固废处理。
c)每季度检查潜流人工湿地填料层沉降现象,必要时应及时补充填料至设计高程,确保人工湿地正常运转。

4.3.2.4 人工湿地植物的管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宜每月巡视人工湿地植物长势,并做好记录与分析,监测与记录人工湿地主体内水生植物的种类、密度、株高以及植物的根系长度、宽幅等,为人工湿地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记录参考附录C.1;
b)应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期进行管理,如果湿地植物出现死亡缺株,应及时补植,达到设计要求;
c)湿地植物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应优先采用物理、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尽量少用化学农药;
d)湿地运行期间应及时清理人工湿地内杂草和枯枝落叶,防止腐烂;可通过抬高湿地水位、人工拔除等方式抑制杂草生长;秋冬季节,对植物做好防冻措施或及时收割,并且加强消防措施;
e)湿地如出现水绵泛滥,应及时清理;
f)湿地植物应及时修剪或收割,并满足以下条件:
1)应定期收割植物,气候分区Ⅰ区~Ⅱ区可每年收割1次,Ⅲ区~Ⅴ区可每年收割2次~3次,植物的收割宜在生长后期,可以提高氮和磷去除率;收割时不得破坏填料表面;
2)潜流湿地水生植物收割前应降低水位,收割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破坏填料,收割时应保留10 cm~20 cm长的植物茎体;
3)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滞留塘具备降水条件时应先降低水位,待表层干燥后再收割,避免工人操作时破坏人工湿地土壤;不具备降水条件时可采用工具船或人工收割;
4)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密度过大时,应适时进行人工或机械收割,达到设计密度要求,沉水植物收割至水面下10 cm~20 cm为宜;
5)应及时修剪枯黄、枯死和倒伏水生植物,疏除弱枝弱株,达到通风透光,保证植物生长质量;
6)收割植物应妥善处置,宜交由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进行处理和利用,严禁在人工湿地内焚烧植物。
g)植物养护标准参照《园林绿化养护标准》CJJ/T 287中的有关规定。

4.3.2.5 湿地主体构筑物的检查与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a)每季度定期对人工湿地主体构筑物进行检查,如出现裂缝、沉降、漏水和腐蚀等情况,应及时修复。根据构筑物破损情况,修复措施主要有:表面修补法、灌浆嵌缝封堵法和结构加固法。修复后构筑物检修应符合《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相关规定;
b)每年应定期对人工湿地围护结构和跌水堰等进行检查,如发现坑洞或坍塌情况及时修整。

4.3.3 低温环境运行

4.3.3.1 做好人工湿地保温措施,床内水温应保证不低于4 ℃。可采取植物覆盖、抬高水位形成冰雪覆盖、覆盖塑料薄膜或搭建塑料温室大棚等保温措施:
a)在保证消防安全、水质不恶化的前提下,植物收割后可采用将收割的植物就地覆盖方式对湿地表面保温;
b)将潜流湿地水位提升5 cm~10 cm,待人工湿地表层结冰后,降低运行水位至常水位,利用表面冰层对湿地保温。植物收割时可保留20 cm~30 cm直立残茎,以支持冰层;
c)适当抬高表面流人工湿地水位,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极寒天气时,应降低运行水位,在冰层和水面间形成空气隔绝层,达到保温效果;
d)低温运行时应对进出水管(渠)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e)植物收割应预留表面覆盖空间和设施。
4.3.3.2 人工湿地低温运行期间可适当降低水力负荷,并维持稳定的进水流量。当人工湿地采取潮汐流方式运行时,两次潮汐时间不宜超过24 h,避免湿地在低温时段处于落干状态。
4.3.3.3 可采取强化措施,如预处理、人工曝气和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等,提高冬季湿地运行效果。

4.3.4 强化处理措施
4.3.4.1 曝气设备的运行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每日巡视曝气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清理曝气机周围漂浮物和垃圾,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b)每年维护曝气设备,及时去除水垢和锈斑,更换润滑油,做好设备防腐。
4.3.4.2 高密植单元的管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a)每周巡视高密植物单元状况,及时清理周围的杂物或垃圾,修补或更换破损的单体,对缺失植物进行补植;
b)高密植单元应及时养护,依据需要定期收割,植物生长旺期每2周收割1次,枯萎之前收割1次。
4.3.5 辅助工程及配套设施
4.3.5.1 辅助工程及配套设施的检查巡视应符合以下要求:
a)每日巡视提升泵站,根据设定的巡视路线、巡视项目和巡视周期对泵站设备进行全面巡视,检查工具、保险装置和信号装置等安全设施的可靠性、灵敏性和安全性;
b)每日巡视电气自控设备,检查机电设备、自控系统的可靠性、灵敏性和安全性;
c)不定期巡视其它附属设施,如大门、围挡、护栏、木栈道、展板和道路照明等。
4.3.5.2 辅助工程及配套设施的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a)维护泵站设施时,必须先对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气体进行检测并采取防护措施,泵站和水泵机组及配套设施的维护应符合《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8的相关规定;
b)高、低压变配电装置的清扫、检修工作必须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 26164.1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 409的有关规定,机电设备的维护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0的相关规定;
c)自控系统应设置用户使用权限,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病毒和非法软件的侵入,PLC机站、计算机房应保持适宜设备正常工作的温度和湿度并保持清洁,自控设备维护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60的相关规定;
d)管理用房等其它附属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免责声明:本文由水生态环保网用户上传并发布,用于学习交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生态环保网立场或证实其内容有效性。 生态湿地
悄悄报个药学硕士,然后惊艳那些看不起你的人!
广告
相关推荐
国内外传统农业面源污染处理4大技术
施工技巧:格宾网-石笼网在河流护岸护坡段施工技术要领
技术深挖 | 苦草、黑藻、金鱼藻等5种沉水植物的净水能力分析
五种不同类型底质改良剂优缺点对比
什么样的底泥是好的?怎样辨别池塘底泥好坏?

首页

分类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