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冬春青苔防治,你需要知道的6个知识点

  • 养护技术
  • 来源:水生态环保网
  • 作者:林夕成
  • 时间:2022-05-30 23:00
  • 阅读:2614

本文作者 | 林夕成

编辑 | 高生




青苔长易,除难。一年生,则年年生。


水中青苔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冬季青苔有一定的隐蔽性,往往少量沉于水底或粘附于水草上,不易发觉。因此,很多时候往往疏于冬春季节对青苔的防控。
实际上,立冬之后的初冬是防控青苔的最佳时间节点。
这时的青苔生长缓慢或相对停滞,数量少,易于管控。一旦春季温度上升,将会迅速恢复生长。
当普遍看得见时,青苔已呈暴发之势,此时再来处理,工作量无疑将大幅增加。
冬春时节青苔该如何防控呢?快来学习一下~

1

常见青苔种类

青苔,是水生苔藓植物,翠绿色,生长在水中或陆地阴湿处。池塘中的“青苔”,又称“青泥苔”,是丝状绿藻的总称,主要有水绵(双星藻科)、刚毛藻、水网藻等,其中水绵、刚毛藻又比较常见。

水绵:在相对清洁的富营养水体中较为常见,手感黏滑,易断裂破碎,见下图:

640 (2).jpg


刚毛藻:手感粗糙,可拉扯至几十米长,高pH水体的指示物种。见下图:

640 (1).jpg

水网藻:用手可拉成网状,极易使水产动物被缠住而死亡。见下图:

640 (3).jpg



2

青苔的用处和危害

青苔的用处:

1、药用价值:水绵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入药;青苔也可以用于火伤,对蜂蛰有奇效。

2、生态作用:少量的青苔能净化水质,增加种群结构,为鱼虾提供栖息地,也是部分鱼类的饵料。

青苔的危害:

1、掠夺水草、浮游藻类的生存空间。青苔繁殖速度快,很容易导致水草、浮游藻类因营养不足、光照不足而不能正常生长,进一步导致水体缺乏浮游动物,而浮游动物又是鱼虾很好的天然饵料。

2、导致水瘦。阳光直射到池底,水产动物如螃蟹、小龙虾容易有应激反应,体质变差。

3、升高水体pH。青苔会大量吸收水体中二氧化碳,导致池塘pH严重偏高,有时可达10.0以上。

4、导致水体缺氧或厌氧,水质恶化。青苔死亡之后,在水中分解会消耗池塘大量溶氧,导致池塘缺氧或厌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升高。


3

为什么会产生青苔?

1、适宜的气温。一般来讲,春末夏初气温在 25~30℃ 是青苔生长的最佳时机, 24h内体积可成倍增长。水温超过35℃ 以上时,水绵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40℃基本停止生长。

2、水深较浅。青泥苔喜生长于浅水区,水深低于1m的区域如池塘、稻田等尤为常见,往往呈现疯长趋势。

3、低流速或封闭水体。常言道,流水不腐。在低流速或封闭的水体,水质交换差,营养物累计,为青苔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水体偏碱性、富营养化。pH在7.5~8.5,或者有污染物汇入的水体,有机营养丰富,为青苔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生长元素。


4

产生青苔如何治理?

1、物理法

①人工打捞。

②引水换水。

③循环过滤。运用动力措施,让水流起来。

④杀藻仪。常见的有紫外杀藻、超声波除藻仪器,短期有效,成本较高。

⑤人工曝气。需配合其他措施,后期要持续耗电。

2、化学法

①混凝沉淀。通过絮凝剂或助凝剂,青苔沉入水底,要配合进行人工打捞。

②化学药剂。常用的药剂有硫酸铜和漂白粉,市面上售卖的一些“青苔净”等制剂,大多也是此成分。

化学法见效快,但效果一般持续几天,难以持久。且存在二次污染,易带来次生危害。需慎用!

3、生物-生态法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境生物技术。这类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 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比如市面上的“水绵净”微生物制剂,或者生态清淤、水生动植物恢复等生态修复集成技术。

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景观工程配套。


5

如何提前预防青苔?

1、清塘、晒塘

主要针对鱼塘或小体量的水体。翻耕池底10~20cm,曝晒10天左右,然后干撒生石灰,再加与翻耕土壤持平的水浸泡10天左右,这样通过高温强碱(强碱是暂时的,一星期左右即可恢复正常)杀死青苔、蓝藻、虫卵、病菌等孢子种原。

2、引入肥水

在早春,把水做肥或引入肥水,通过肥水来维持水色从而减少阳光直射池底,同时利用浮游植物竞争抑制青苔的生长,预防夏季青苔的大量生长。

3、投放螺蛳

春末夏初,分批投放螺蛳。注意控制量,过多会导致水难肥。


6

青苔为什么难杀?

青苔有两种生殖方式,一种是无性的断裂生殖,一种是有性的接合生殖。断裂生殖,断裂而成的每段断丝都可以重新长成新的藻体,这也是为什么人工捞出后又会很快长出青苔的原因,并且越捞越多。

另外,青苔也可通过有性的接合生殖生成孢子,孢子有很厚的细胞壁,一般的清塘剂、消毒剂对它无效,如醛、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孢子可以下沉到土壤中,度过比较差的水环境,等水环境变好了它再萌发,这也是为什么青苔难杀的原因之一。

推荐阅读:青苔防治 | 10种常用青苔药剂效果对比

推荐阅读:生态学院 | 藻与水之青苔篇(PPT版)

-THE END-

参考文献:

高俊杰,宝鸡金渭湖景区水绵防控经验浅谈. 2018

刘兴安,了解青苔,防控青苔. 2018

全部评论(0)
推荐阅读
  • 提高水生态监测数据质量,有哪3个关键?
  • 提高水生态监测数据质量,有哪3个关键?
  • 当前,由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与科研中心”)承担的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心,正逐步由传统的水环境监测向包含水环境、水生生物和物理生境因子等在内的综合性水生态监测方向转变,对于更加准确地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做好水生态监测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水生态监测数据质量?如何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监测与科研中心生态监测室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秦祥朝。1、水环境
  • 更多技术
  • 来源:中国环境
  • 编辑:张丹整理
  • 时间:1686538623:
  • 阅读:2591
  • 水利部信息中心解读: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思路初探
  • 水利部信息中心解读: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思路初探
  • 数字孪生水网是建设国家水网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字孪生水网主要是聚焦水网跨流域跨区域等特点,以及联合调度等业务需求开展建设。数字孪生水网通过对物理水网全要素和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与物理水网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实现对物理水网的实时监控、联合调度、风险防范,进而提高国家水网智能化管理调控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一、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总体框架数字孪生水网应按照“需求牵引、
  • 更多技术
  • 来源:水利部
  • 编辑: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成建国
  • 时间:1686193066:
  • 阅读:2553
  • 不同污染的水体,该怎么选择水生植物?
  • 不同污染的水体,该怎么选择水生植物?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陈琳,李晨光,李锋民,等.水生态修复植物水质净化能力综述.原文于2022年发表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文章查阅了大量文献,对比了常见水生植物对氮、磷、重金属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净化能力,分析它们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因素,为水生态修复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指导。1、净化氮、磷植物挺水植物对水中总氮去除率较高。其中有45%的挺水植物总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美人蕉、芦苇、芦竹的总氮去除率更是高达99.1%;沉水植物对氨氮的去除率
  • 水生植物
  • 来源:水生态环保网
  • 编辑:陈琳,等
  • 时间:1677829555:
  • 阅读:5047
  • 小微湿地的“窘境”与设计规范 || 标准规范
  • 小微湿地的“窘境”与设计规范 || 标准规范
  • 2022年第三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湿地总面积563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8%,位列世界第四位。所有湿地中,小微湿地(农村600m2、城市400m2以上)占比约1/4。可以说,小微湿地总盘子不小,但关注度一直不高,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等才是关注热点。在乡村处处可见的小微湿地,长期饱受着水面萎缩、水质污染、利用无序等窘境,很大程度已经成为隐形消失的自然资产。国内如此,国外也如此。随着我国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提出,中国
  • 生态湿地
  • 来源:水生态环保网
  • 编辑:林夕成
  • 时间:1677829321:
  • 阅读:4116
  • 水生态修复中,恢复沉水植物为何至关重要?
  • 水生态修复中,恢复沉水植物为何至关重要?
  • 在水生态修复工作中,恢复水生植物尤其是恢复沉水植物被广泛认为是水体治理的有效途径。太多实践表明,有沉水植物生长的区域,水体大多清澈;缺少沉水植被的水体,则往往浑浊或长藻,水底荒漠化,甚至黑或臭。以浅水湖泊成功修复的典型——惠州西湖为例,通过恢复沉水植物群落结构,惠州西湖子湖南湖从以浮游植物为主导初级生产力的“藻型湖泊”转变为以沉水植物为主要初级生产力的“草型湖泊”,形成了稳定的食物网结构,透明度由30cm提高至150cm,水体总
  • 水生植物
  • 来源:水生态环保网
  • 编辑:张丹
  • 时间:1677736809:
  • 阅读:6596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