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刘正文:国内外湖泊水生态恢复的实践

  • 更多技术
  • 来源:中国水利
  • 作者:刘正文
  • 时间:2022-07-28 09:40
  • 阅读:2656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欧洲和北美就开始出现较严重的富营养化。污染源控制在 60 年代就开始了, 一些湖泊很快得到了恢复, 如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湖在入湖污水实行导流后 , 很快得到恢复 , 不仅湖泊水质得到改善 , 藻类水华消失 , 浮游动物和鱼类群落也得到了恢复 ( Carpenter et al., 1999) 。另一些湖泊在外源控制初期湖水营养盐浓度下降较快, 但随后营养盐维持在一个较高而相对稳定的水平, 水华可能还会十分严重。这样湖泊生态恢复应运而生, 上世纪 80年代开始, 欧洲和北美很多湖泊开始了以生物操纵为主的生态恢复。

芬兰的 Vesij!rvi 湖位于 Lahti 市旁边, 面积 110 km2, 平均水深 6.8 m。1975—1976 年该湖进行了截污, 污水处理厂的尾水也不再流入该湖, 而是导流到 Porvoonjoki 河。外源磷负荷从1975 年的 2.1 g /( m2·a) 降到 1978 年的 0.152 g /( m2·a) 。而湖水的总磷浓度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 Kairesalo et al., 1999) ( 图 2) 。

图2.jpg

另外, 在冬季湖水稳定期, 对湖底层还进行了人工曝气,进一步降低了冬季湖水总磷, 但对夏季总磷影响不大, 而且由于内源负荷的上升, 夏季的总磷远远高于冬季。但湖水总磷随后没有明显的下降, 一直到 80 年代末, 该湖蓝藻水华仍十分严重。从 1989 年开始, 在该湖的Enonselk! 湖湾开展了以去除小型鲤科鱼类为主的生态恢复。鱼类的密度从 1989 年的 172 kg /hm2 下降到 1993年的不到 30 kg/ hm2。随后叶绿素有了明显的下降, 而透明度几乎增加了一倍( 图 3) 。

图3.jpg

同时, 蓝藻的生物量从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约 67%降到 9%左右。由于透明度增加了, 沉水植物( 主要是加拿大伊乐藻 Elodea canadensis和金鱼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的覆盖度也明显增加( Sammalkorpi et al., 1995) 。Kairesalo 等( 1999) 发现小型鲤科鱼类的减少并没有显著增加大型枝角类 Daphnia 的密度, 因此透明度的增加和蓝藻生物量的降低不是因为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牧食作用,而是由鱼类密度的降低直接减少了鱼类对水体营养盐的释放和对沉积物的扰动所导致的变化。

瑞典的 Finjasj"n, 面积 11km2, 平均水深 2.7m。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该湖的总磷一般在 25~50!g/L, 60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 全湖总磷快速上升, 夏季透明度下降到 1 m 左右。70 年代中期总磷有时可达 250 !g /L以上 , 蓝藻水华严重 , 夏季透明度不到 0.5 m。70 年代末, 有关机构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增加化学沉降和过滤工艺, 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同时, 减少化肥用量 , 降低入湖的农业面源负荷。结果, 80 年代初期, 湖水总磷, 尤其是叶绿素浓度开始下降, 但水体的透 明 度 没 有 改 善 ( Hansson et al., 1999) 。1988 年出现大量鱼类死亡, 鱼类数量有所减少, 1992 年又实施以捕捞食浮游动物鱼类为主的生物操纵。

图4.jpg

从图 4 可以看出, 总磷在生态恢复前很高, 而且波动较大, 1992 年后出现明显的下降。叶绿素在生物操纵前已开始下降, 到 1998 年下降到约 20!g/L。而透明度则有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沉水植物的覆盖度也增加了。蓝藻从原来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 90%以上,降低到 20%左右。

美国、荷兰、丹麦、英国等国家在同期也开展了大量的湖泊生态恢复研究与试验, 有些湖泊生态恢复并不成功, 尤其在大型水生植物不能得到恢复的情况下, 食物调控的效果很不稳定或很难持续。而大部分的湖泊恢复试验只持续 3~5 年, 甚至更短, 其效果的持续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国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也开始了湖泊生态恢复的研究与试验, 如无锡五里湖水生植被恢复 ( 李文朝, 1996) 。21 世纪初, 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 湖泊生态恢复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先后在滇池、武汉墨水湖等城市湖泊、太湖等开展了湖泊生态恢复的研究与工程示范 ,虽然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 但都是阶段性的, 因为稳定、可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十几年, 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目前较成功的湖泊恢复都是在外源负荷完全或基本控制的情况下实现的, 而我国经济还比较薄弱, 人口多, 污染负荷量大, 一时还难以实现外源负荷的有效控制, 湖泊治理与生态恢复面临着比欧美地区更严峻的挑战。

全部评论(0)
推荐阅读
  • 提高水生态监测数据质量,有哪3个关键?
  • 提高水生态监测数据质量,有哪3个关键?
  • 当前,由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与科研中心”)承担的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心,正逐步由传统的水环境监测向包含水环境、水生生物和物理生境因子等在内的综合性水生态监测方向转变,对于更加准确地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做好水生态监测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水生态监测数据质量?如何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监测与科研中心生态监测室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秦祥朝。1、水环境
  • 更多技术
  • 来源:中国环境
  • 编辑:张丹整理
  • 时间:1686538623:
  • 阅读:1980
  • 水利部信息中心解读: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思路初探
  • 水利部信息中心解读: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思路初探
  • 数字孪生水网是建设国家水网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字孪生水网主要是聚焦水网跨流域跨区域等特点,以及联合调度等业务需求开展建设。数字孪生水网通过对物理水网全要素和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与物理水网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实现对物理水网的实时监控、联合调度、风险防范,进而提高国家水网智能化管理调控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一、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总体框架数字孪生水网应按照“需求牵引、
  • 更多技术
  • 来源:水利部
  • 编辑: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成建国
  • 时间:1686193066:
  • 阅读:2002
  • 不同污染的水体,该怎么选择水生植物?
  • 不同污染的水体,该怎么选择水生植物?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陈琳,李晨光,李锋民,等.水生态修复植物水质净化能力综述.原文于2022年发表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文章查阅了大量文献,对比了常见水生植物对氮、磷、重金属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净化能力,分析它们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因素,为水生态修复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指导。1、净化氮、磷植物挺水植物对水中总氮去除率较高。其中有45%的挺水植物总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美人蕉、芦苇、芦竹的总氮去除率更是高达99.1%;沉水植物对氨氮的去除率
  • 水生植物
  • 来源:水生态环保网
  • 编辑:陈琳,等
  • 时间:1677829555:
  • 阅读:3844
  • 小微湿地的“窘境”与设计规范 || 标准规范
  • 小微湿地的“窘境”与设计规范 || 标准规范
  • 2022年第三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湿地总面积563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8%,位列世界第四位。所有湿地中,小微湿地(农村600m2、城市400m2以上)占比约1/4。可以说,小微湿地总盘子不小,但关注度一直不高,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等才是关注热点。在乡村处处可见的小微湿地,长期饱受着水面萎缩、水质污染、利用无序等窘境,很大程度已经成为隐形消失的自然资产。国内如此,国外也如此。随着我国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提出,中国
  • 生态湿地
  • 来源:水生态环保网
  • 编辑:林夕成
  • 时间:1677829321:
  • 阅读:3417
  • 水生态修复中,恢复沉水植物为何至关重要?
  • 水生态修复中,恢复沉水植物为何至关重要?
  • 在水生态修复工作中,恢复水生植物尤其是恢复沉水植物被广泛认为是水体治理的有效途径。太多实践表明,有沉水植物生长的区域,水体大多清澈;缺少沉水植被的水体,则往往浑浊或长藻,水底荒漠化,甚至黑或臭。以浅水湖泊成功修复的典型——惠州西湖为例,通过恢复沉水植物群落结构,惠州西湖子湖南湖从以浮游植物为主导初级生产力的“藻型湖泊”转变为以沉水植物为主要初级生产力的“草型湖泊”,形成了稳定的食物网结构,透明度由30cm提高至150cm,水体总
  • 水生植物
  • 来源:水生态环保网
  • 编辑:张丹
  • 时间:1677736809:
  • 阅读:5551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5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