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南平建阳统筹“三水”,全区流域I-Ⅲ类水质分别达到100%

  • 地方新闻
  • 来源:中国环境
  • 时间:2023-09-13 15:06
  • 阅读:805

南平建阳区积极响应福建省委提出“三争”(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和南平市委提出的“五增”(增绿提质、增强支撑、增创特色、增进福祉、增固底板)目标任务,探索三水统筹的流域高质量发展模式,以“水”破题,借“水”兴城,努力构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新格局。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助力流域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强化水资源提质增效

为持续深入推进流域水环境保护和巩固综合治理成果。去年,建阳区印发了《水环境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在水源地规范化整治、流域综合治理、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等方面打好组合拳,治出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颜值,不断推进水源地规范化整治。

2021年,建阳区依托专业技术力量启动水源地规范化整治任务。截至2022年底,2个市级、26个乡镇级、189个村级水源全部完成勘界定标及围网建设。通过规范化整治,降低了被污染风险,改善水体水质,确保群众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加大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力度。通过定期开展流域污染源全面精准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并重,聚焦水质较差、群众关切的小流域断面等存在的问题开展整治,巩固小流域整治成效。目前,全区流域I—Ⅲ类水质分别达到100%,I—Ⅱ类水质比例稳定提升;同时,加快城乡污水收集处理。2019年以来,建阳区陆续印发《建阳城区生活污水整治管控工作方案》《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等方案,通过坚持对入河排污口的一季度一监测,动态掌握入河排污口的整治情况,加快推进城镇雨污管网建设及分流改造,有序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处理。

image.png

持续推进水生态保护

建阳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构建“人水和谐”生态。全面实施河、湖长制。

积极探索河湖管理新模式,确保高效有序管理河湖。开展百村巡河交水工作、推动企业从“旁观治水”向“责任治水”,开展爱河护水志愿服务行动,创新民间河湖长制等民水互动形式,形成全社会共护水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积极推进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阳区以崇阳溪、麻阳溪流域为重点,积极谋划、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在建的水生态系统治理项目覆盖建阳城区及多个乡镇,各责任单位按照“三化五定”闭环管理落实机制要求,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高标准,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积极探索EOD模式。主动融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做优与建阳生态禀赋相得益彰的考亭文旅、水东新城、竹产业、医卫产业、生态农业“五大绿色产业”,将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水东片区污水管网建设等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产业项目有效融合,进行“肥瘦搭配”,构建“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价值转化”的融合发展方式,使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为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创造条件,实现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和多元参与的目的。

做好“三水”文章,释放水活力

建阳区秉承“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抓好优质水资源利用,推动水资源生态价值的转化。通过发展水产业、推进水循环、打造水美城三篇水文章,释放水活力,让“洁净之水”变成“富民之水”。

为发挥优质的水资源发展水产业,建成占地面积约6800亩、规划年产各类水制品1000万吨的武夷新区水产业园。目前,已吸引了华润怡宝、银河水业、圣农恒冰、久利食品等6家具有一定规模饮料食品企业来此“安家”。

不断加大再生循环利用。在一定区域建立用于生产、生态、生活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如,塔山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大力推进污水厂达标尾水的水质净化和区域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留住水、用好水”,有效推动区域流域绿色发展。

image.png

西门电站库区的“朱子故里”考亭村,位于闽江源头之一建溪流域的麻阳溪畔,是朱子理学文化的发源地。长期以来该村以传统农业为主,水资源利用仅停留在水电站的开发,建阳区深入挖掘“朱子故里、闽学渊薮”的文化内涵,打造山水相依、城旅融合的水美经济。2019年,投资8亿元,建成考亭水美城。水美城的建设并带动了招商引资及项目落地,激活了文化、体育、旅游、商贸等业态。如今,该村已呈现出“生态+旅游+乡村振兴”水美经济新增长点,展现出“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3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6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1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7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