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泉州市:以清新流域建设为抓手 打造幸福河湖风景区

  • 地方新闻
  •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2-05-07 21:13
  • 阅读:3552

泉州市聚焦水利风景区建设,以清新流域建设为抓手,全面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生态连绵带。全市现有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5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8家。日前,在水利部召开的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泉州市水利局作为福建省唯一代表、全国7个典型发言单位之一,在会上交流了他们的创新经验。

高位推动,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泉州市将“清新流域”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三年实施方案,纳入全市19个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实施“三一”原则,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一是规划一盘棋。对照部、省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等规范,制定《清新流域规划编制纲要》和工程建设指南,做到上下游水源保护统筹,推动流域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计划、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同步推进、衔接配套,左右岸生态和产业布局统一考虑,岸上、岸下一体治理。

二是河长一支笔。将水利风景区、清新流域建设融入河长制,统筹调配涉河涉水补助资金,按项目派发工作清单,创新多元资金投入机制,以治理带动流域土地升值和综合利用,引导周边群众以土地入股、经营旅游项目,吸收民间资本投资,达到“以水生财、以财治水”的效果。

三是水质向好一个目标。坚持“污水不入河、垃圾不落地”,引导涉水部门优势互补、各自融入、各显其功,推进农业、林业、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实现“清新流域、生态两岸、富美乡村”。

提质增效,建设幸福河湖大景区

泉州市坚持把清新流域作为推动水利风景区的重要载体,以流域综合治理为龙头,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串起河湖资源、小城小镇,打造依山傍水、显山露水、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水利风景区,让群众共享更多的绿色福利。

永春县总结清新流域建设经验,深化综合治水试验县和水美乡村建设,让各项建设与全域水利景区建设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先后打造了桃溪、金溪、霞陵溪和晋江东溪等国家、省级水利风景区,全面实现了“全县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形象”的目标。岱仙湖、龙门湖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使景区环境持续优化提升,空气平均达标率达99%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普遍达到2万个以上,Ⅲ类以上水质长年保持100%。

截至目前,全市已基本建成清新流域样板工程26个,累计完成投资18.8亿元,逐步形成了流域样板工程相互衔接、连绵成片的水生态体系,有力推动了全市水利风景区由点上发展向点、线、面发展转变。

文化增值,做好生态文明水文章

泉州历史悠久、民俗多元,文化底蕴深厚。在建设清新流域过程中,泉州市注重挖掘周边独特水文化,在拓展水科普功能的同时,积极向外延伸,打造具有深厚水文化底蕴的品牌,充分展示了泉州水利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金鸡拦河闸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水利文化展厅,集中呈现了泉州治水惠民、兴水强市的历史画卷。其与山美水库暨“水立方”生态保护展览馆,共同列入泉州向金门供水工程暨两岸通水交流中心,并获批设立为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

永春桃溪水利风景区,改造电站厂房,建设“6982”品牌水电站科普馆、咖啡馆、书吧等亲水文化景观平台,打造出特色水利人文景观。

“泉州市水利风景区建设势头强劲,前景广阔。我们将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好经验好做法,加快推进泉州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泉州市水利局局长刘建兴如是表态。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1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3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0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6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