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回 顾 | 总 书 记 在 全 国 两 会 上 谈 “ 绿 色 发 展 ”

  • 政策时事
  • 来源:求是网
  • 时间:2025-03-07 09:50
  • 阅读:2042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与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展望未来时,曾多次强调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走绿色发展之路等。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对“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

1.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2013年3月8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2.走绿色发展之路

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

(2014年3月6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3.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2014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4.环境就是民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15年3月6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5.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

(2016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6.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2016年3月10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7.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016年3月10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8.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2018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9.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

(2019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0.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

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2020年5月22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1.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21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2.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2021年3月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3.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

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2022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4.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3年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5.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

要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2024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展望未来,我们必将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绿色发展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在中华大地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1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4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0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6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