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直通两会丨今年全国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 政策时事
  • 来源:中国环境
  • 时间:2025-03-07 10:08
  • 阅读:715

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回答了记者提问,其中,多项内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

中国环境报记者现场了解到,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于3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有关报告;审议通过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政治决议、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关于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大会期间,将安排开幕会、闭幕会及两次大会发言;在委员驻地分别举行多次界别小组会议,部分界别举行界别协商会议。此外,根据有关安排,大会还将举办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

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是记者在发布会上举手提问。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建言资政

这些年,天更蓝,水更净,空气更清新,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这是大家的共同感受。

当记者问到,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开展了哪些工作时,刘结一表示,全国政协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本届政协首次设置环境资源界别,汇集来自生态、环保、能源等多领域委员、科研专家、企业家等。委员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的殷殷嘱托,就美丽中国建设领域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态环保问题,深入协商议政,开展民主监督,取得积极成效。

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一治本之策,大力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化企业行业转型共识,助推产业绿色升级。围绕新能源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持续跟踪研究,提出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的建议。

针对农村污水治理难题,全国政协注重“房前屋后”,紧盯“田边道旁”,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持续助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广泛走访,精准建言,推进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长期深入研究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三江源生物多样性、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同时,通过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读书进社区、合作举办专题论坛等多种形式,全国政协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方针,凝聚社会共识,聚力共绘从乡村到城市、从高山到海洋的生态保护蓝图。

“过去一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森林覆盖率超过25%,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刘结一表示,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进程中,全国政协将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议政建言的着力点

据了解,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全国政协议政建言的重要着力点。

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全国政协紧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组织政协委员和全国社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开展新质生产力理论学理化研究阐释,形成多篇研究报告,以认识的深化提升行动的实效。盯住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出实招。

同时,密切跟踪国际前沿动态,深入科研院所和企业一线调研科技成果转化、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创新药研发等课题。聚焦数据要素市场、人工智能应用等主题深度协商座谈,分析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途径和体制机制保障,提出针对性、前瞻性对策建议,得到主管部门重视和采纳。政协委员中的名家、大家、专家举办8场“委员科学讲堂”,面向公众讲授通用人工智能、纳米科技前沿与产业化等科普知识,营造推进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氛围。

刘结一介绍说,2024年,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机勃勃。一系列科技成果接连亮相,一项项“黑科技”闪亮登场。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智能装备快速普及。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我国占79家,其中,近半数来自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未来产业布局蓄势。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无人机飞夜空放“赛博烟花”,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引发世界热议。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过半。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国政协将持续发挥自身优势,让新质生产力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动力。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2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4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0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6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