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苏州伦晗:一条船、一份初心、一场智慧水务国产化的长征

  • 企业新闻
  • 时间:2025-03-17 17:24
  • 阅读:869

    2011年的一个下午,苏州伦晗的创始人乘船穿行在家乡的一条河道上。微风拂面,远处传来的水声本该是一种恬静的享受,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久久无法释怀。两岸,污水管道直接向河中倾倒,水面浮着各种垃圾,原本清澈的河流变得浑浊不堪。他看着那些混沌的水流,思绪纷杂。

    “如果水不再清澈,河流不再流动,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会变成什么样?”

    那一天的船行,成了一个转折点。创始人立下心愿:一定要为水环境做些实事。哪怕力量微薄,也要为每一条河流的清澈、每一滴水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努力。

    从水质到水务安全:不断升华的责任

    最初,伦晗从改善水质入手,着手研发和销售水质分析仪表和环保分析设备。用精准的数据和可靠的设备,帮助监测和改善污水排放,减少环境污染。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选择,也是一份执着的坚持。但很快,我们意识到,水质提 升仅仅是一个开始。水资源的管理与调度,事关人类生存环境的根本,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供水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的崛起、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让各行各业都进入了转型与创新的关键期。然而,这样的变革中并非全是机遇,也充满了深刻的挑战。

    智慧水务作为未来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方向,要求更高的技术自主性与安全性。然而,过去的行业现实是令人警醒的:核心系统依赖海外供应商,部分代码不开源,甚至因为国际制裁,关键技术被禁用。这些问题不仅让国内水务行业在发展中处处受制,也使供水安全面临着隐患。

    于是,一个新的命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打造属于中国的智慧水务系统,真正实现从技术到系统的自主可控,守护国家的水资源安全。

    自主创新,构建中国智慧水务新格局

    为此,苏州伦晗开始了一场漫长的攻坚战。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布局,从智慧水务系统架构到硬件设备研发,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从二供泵站入手,我们推出了完全国产化的“智慧泵站管理系统”,如今已更新到3.0版本,以华为GaussDB数据库、国产操作系统和开源编程语言为技术基石,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系统整合了水质监测、智能调度、无人值守等模块,为中国的智慧水务构建了一套高效、安全的完整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我们还研发了“泵站八大卫士”系列硬件设备,结合我国复杂多样的水务场景,提供可靠的硬件支持。

相对应的,还研发出了一套水天云盾智慧水务安全系统,以国产数据库和自主研发的安全技术为核心,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专注解决水务管理中的三大关键问题——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

 

    从一条船到每一滴水的守护

    回望过去,从一条船到一套系统,十几年的时间里,伦晗从未忘记过那一天的初心。从水质监测,到智慧泵站,从智慧加氯加药,到管网漏损,从智慧校园水务,到智慧水务安全……每一次产品的推出,每一套方案的落地,都承载着我们对清澈河流的渴望,对智慧水务未来的承诺。

    这份初心,让我们从改善水质出发,一路走到守护水务安全,走到今天这片充满希望的天地。它不仅关乎伦晗的成长历程,更是中国智慧水务崛起的缩影。

    未来,我们将继续用技术与智慧守护每一条河流,让每一滴水都能承载生命的重量,让中国的智慧水务,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相关业务:智慧水务,校园节水,校园智慧水务,水务安全,智慧泵房,二供泵站,智慧管网,智慧水厂,智慧加氯加药,水之羿】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09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2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396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3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