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保障我国水安全

  • 行业资讯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李国英
  • 时间:2025-03-25 11:41
  • 阅读:1365

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保障我国水安全

——写在202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 李国英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冰川保护”。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明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书写中华民族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治水事业,围绕治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治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开辟了我国治水事业新的伟大实践,在中华民族治水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我们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将其放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和贯通起来,常学常新、常悟常进,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深刻领会“为什么要做好治水工作”。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旱灾害频发,自古以来是我国基本水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兴水利、除水害,古今中外,都是治国大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水情,深刻洞察人类社会发展治水经验教训,深刻思辨治水与治国、治水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关系,系统阐释了治水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做好治水工作”。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治水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入体会总书记关于治水的深远战略考量,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把治水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

  深刻领会“做好什么样的治水工作”。水安全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基于历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全面系统提出新时代治水的战略目标、科学理念,赋予治水新的时代内涵,标定治水新的时代方位,科学回答了“做好什么样的治水工作”。我们要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治水的战略擘画,锚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的总体目标,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水文化,促进“人水和谐”。

  深刻领会“怎样做好治水工作”。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治水的根本保证、价值遵循、思路举措,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怎样做好治水工作”。我们要把握根本保证,坚持党对水利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水利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始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握科学方法,把蕴含在总书记重要论述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把握思路主线,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两只手协同发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水利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要强化政治自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特别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完整、准确、全面学习领会,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水利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要强化历史自觉。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以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聚焦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四大水问题”,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四种能力”,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四个安全”,做到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创新发展“六个坚持”,实施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六条路径”,抓好标准、规划、项目、立项、建设、评价“六个环节”,全力以赴把党和人民赋予水利的重大使命任务履行好完成好。

  要强化行动自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持干字当头、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积极的作为,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蹚深水区,加快破解水利发展难题、攻克水利改革难关,加快推进政策创新、科技创新、方法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治水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苦干实干。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努力在新征程上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的治水答卷!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2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6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0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6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