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孙金龙(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赴湖北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政策时事
  • 来源:生态环境部
  • 时间:2025-04-14 10:38
  • 阅读:1535

        4月9日至11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湖北省武汉市、随州市、襄阳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4月9日下午,孙金龙来到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调研企业转型升级情况。他走进管控中心,查看智慧生态环保管控平台,现场了解环保设施运行状态,听取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烧结工序节能减排等方面情况介绍。孙金龙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高质量开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节能降碳行动,提升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水平,促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孙金龙来到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深入了解碳排放权交易、登记、结算等工作具体进展,听取服务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稳定运行情况介绍。他强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化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不断加强碳排放配额分配、履约等方面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科技是推动环保产业发展、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支撑和保障。10日上午,孙金龙来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调研“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在详细了解绿色印染前处理、磷化工产品清洁生产等方面技术创新成果后,他强调,要推动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创新体系,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进一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和壮大绿色生产力,切实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支撑。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10日下午,孙金龙来到随州市随县洪山镇温泉村、三里岗镇常安店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进展。他仔细询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情况,听取农村环境整治情况介绍。孙金龙指出,生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生态禀赋优势,充分考虑不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要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了全国首个以农林废弃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项目。孙金龙来到企业,详细了解生物质耦合发电代替燃煤发电的工艺流程、减排成效等情况,他表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是发电行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希望公司持续开展创新,在推动超低排放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构建清洁高效煤电体系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襄阳岘山曾因采挖形成断崖陡壁,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和受损严重。11日上午,孙金龙来到岘山春晓广场,调研矿山生态保护和修复情况。他走近矿坑,现场查看修复成效和植被恢复情况。孙金龙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修复+生态产业”相融合,深化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要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保护好山体与植被,恢复好岘山自然景观,让生态保护修复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市民。

  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孙金龙来到襄阳市凤林古渡生态湿地,调研湿地保护及襄水岸线生态修复情况。在实地查看襄水岸线绿化养护和河流水质情况后,他指出,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治理,不断加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持续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随后,孙金龙来到襄阳市鱼梁洲,调研美丽河湖建设情况。在听取环岛公园生态与美丽河湖建设情况介绍后,他强调,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要坚持控源截污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推进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着力提升河湖生态环境品质,加快建设“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

  调研期间,孙金龙来到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长江局),看望慰问干部职工。他走进监测与科研中心、有关处室,参观水生态 AI 智能监测实验室,并与大家交谈,询问了解大家日常工作生活情况。孙金龙对长江局近年来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推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工作表示肯定,强调要切实担负起职责使命,持续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动构建长江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切实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

  湖北省政府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派出机构负责同志参加相关调研。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武汉市、随州市、襄阳市负责同志参加相关调研。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09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2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396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3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