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河湖治理,为什么水生态是核心?

  • 人物新闻
  •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
  • 作者:曹俊
  • 时间:2022-06-15 12:50
  • 阅读:2283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生态文明》杂志2022年第1期,原文标题《河湖之美,水生态是核心,作者曹俊


美丽河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对此做出了生动解释,即有水、有草、有鱼,人水和谐。显然,这种美丽已经超越了水环境质量的单项审视,而是从更高层面把握了以水生态为核心的整体之美,标志着治水进入了以水生态为核心的重要阶段可以说,美丽河湖之美,核心在水生态,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指出,治理污染要讲科学,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强调,要更多地考虑“三水”统筹,不一味追求水环境质量提升,而是把水生态修复作为重要任务,不仅要“清澈见底”,更要“鱼翔浅底”。

坚持以水生态为核心,体现了治水理念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水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要素。从过去注重水环境治理、只考核理化指标,到后来坚持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要素,我们的治水理念不断升华,而现在则进一步明确以水生态为核心,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

坚持以水生态为核心,体现了用水战略的深刻调整。正如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所说,在用水上,过去是先生产后生活,后来调整为先生活后生产,但是长期没有生态的“地位”。近几年,生态用水已成共识。2021年起施行的《长江保护法》,在我国法律中首次建立了生态流量保障制度,将生态用水摆在了第二位,明确优先满足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态用水,统筹生产用水需要。

坚持以水生态为核心,体现了看水视野的充分放大。我们不仅要解决河湖水少、水死、水脏的问题,而且要关注水丑和人水隔阂问题。要让河湖之水变得丰盈,水活、水净、水美,进而水亲,人水和谐。水、草、鱼、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四个元素构成的治水目标,深刻、务实,有画面感和获得感,体现了顶层设计的生态智慧和人民情怀。

坚持以水生态为核心,体现了护水行动的一以贯之。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几乎全部是由“不美丽”转变为美丽的。不同案例,不一样的精彩,而贯穿其中的共同逻辑,可以概括为治理、利用、保护。地方多年实践说明,治用保三者是相互联系和递进关系。其中,全过程污染防治是基础,底线是排污单位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长的治污水平。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协同推进,提升流域环境的承载力。所谓利用,就是尽可能实现再生水回用,做好循环利用大文章,这应该是治水的高级阶段。

河湖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生态为核心,保护河湖生态安全,让河湖更健康,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发展长远大计。我们希望有更多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这样的典型涌现出来。

河湖美丽,中国美丽。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09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2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396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3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