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胡洪营:做一名追求极致的环境工程教师

“什么叫反应器的冲排式操作?就像是中国式泡茶。”

周三早晨八点,第五教学楼5305教室已经座无虚席。这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洪营开设《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第18年。该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最大的特点是内容抽象、难以理解,所以每次备课,胡洪营都花大力气寻找身边的案例,并用整晚的时间静下心来,梳理课程思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苦思冥想用比喻的手法让同学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003年,《环境工程原理》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率先在清华大学开设,第二年就被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认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第三年出版教材,之后建设成为全国高校环境学科精品课程。

不止步于创建一门课程,而始终步履不停——胡洪营努力做教育教学路上的创业者和建设者。2021年,为了表彰他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突出贡献,清华大学特授予他“新百年教学成就奖”。

1.jpg

做环境学科的建设者

胡洪营谦虚地表示,《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建设发展,得益于“天时、人和”,“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对学科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作为新世纪的新专业,环境工程有很好的积累,但缺少原理课,急需发展。而这门课的建设发展,凝聚了校内许多老师的心血和同学们的帮助。从给予大力支持和关怀的校领导、资深教师,到“挑灯夜战”、从零开始编写全套教学资源的老师、助教同学们,全都“功不可没”。

除了编写和不断地改版教材、革新教学外,为了推广环境工程原理教学,胡洪营几乎每年都召集课程建设研讨会,组织任课教师们交流课程建设心得,互通有无。他和同事们还一致决定,把《环境工程原理》的习题集、电子教案、课程考题及答案、实验讲义等,全部无偿提供给其他有教学需求的高校。今年7月,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河南如期举行,胡洪营和其他参会的老师们意外被大雨困在了郑州,但他们仍然坚持热烈讨论、积极交流。

胡洪营说:“要让追求高质量和高品位成为一种习惯。”《水质研究方法》研究生课程、《环境安全与生物》新生研讨课、第一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第一次全国博士生论坛……他一直走在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沿,把目光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为环境工程学科在国内的协同发展不断开拓创新。

“环境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是其核心使命。”胡洪营强调,环境人需要面向国家需求,在环境污染治理实践中,不断发现值得研究的新问题、真问题、大问题。如今,他带领学生们进行的研究正反映了环境污染治理最尖端的科学前沿——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新兴消毒技术、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处理技术、新型生物反应器等。

正因为对“问题意识”的要求如此强烈,胡洪营笑称:“学生们都知道我的口头禅是‘目的的目的的目的是什么’‘逻辑的逻辑的逻辑是什么’。”这一连串刨根问底的追问,常常让学生们招架不住,也一次又一次地培养了学生们深入思考、追求本真的逻辑思维和良好习惯。

做追求极致的教师

虽然教学研究时认真严谨、追求极致,胡洪营在学生心目中却是一位充分关怀、体贴学生的老师。博士生童心表示,组里有人生病,胡洪营知道了就一定挂怀,并提醒其他人保重身体;在美国交换的同学遭遇疫情,他通过电话送去慰问;天冷吃顿涮羊肉,天热吃根冰棍儿,在点滴小事上都能感受到胡洪营的细致关怀。

他很享受师生一起为了共同目标奋斗的过程,即便身上加诸了满满的“光环”,他仍然坚持强调:“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是我的最大目标,也是永远的目标。”

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胡洪营坚持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强调以能力培养、素质培养和习惯培养为重点,而不以短期的成果为重点。要促进水循环利用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做研究、写论文,还要参与行业发展、标准和政策制定等,做这样的研究学生会更有动力,更能激发出主动性和激情。对于未来的国家栋梁,胡洪营衷心地希望学生们能够潜心做事、简单做人,坚定志向、笃行致远。

“都唱流行歌曲,谁写长篇小说?”胡洪营坚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克服短期功利思想,以服务国家发展、解决重大环境问题、促进学科建设为目标,做有情怀、有品位、有份量的研究,不“追唱流行歌曲”,而向实践要思路,潜心钻研、构思和书写出独一无二的“长篇小说”。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3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7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1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8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