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江安河畔,一个新近打造的带状活力公园成为国庆假期周边市民的休闲好去处。
记者近日从成都环境集团获悉,通过新建或整治堤防、建设拦河闸,清淤疏浚河道等措施,江安河水质得到改善明显。与此同时,把治河与筑景紧密结合,选取江安河畔1.9公里作为示范段,打造出了集邻里交流、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带状活力公园。
治河与筑景紧密结合 形成家住公园边的生活景象
据成都环境集团温江水环境负责人介绍,通过新建堤防、整治堤防,建设拦河闸,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同步种植水生植物等举措,截至目前,江安河水质改善明显,堤防100%达标,防洪标准提升到100年一遇,水环境承载能力全面增强。
在绿道建设方面,突出“岸绿景美”,把治河与筑景紧密结合。选取温江区中心城区的江安拾光“水生态+新夜景+公园城市”公园生态游憩场景1.9公里为示范段,在沿河与现有建筑之间建设集邻里交流、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带状活力公园,布局无动力乐园、亲水运动空间、慢行步道等,深度整合碎片化生态资源,建设美丽、人文、活力、绿色的公园城市场景,形成家住公园边的生活景象。
“我们积极开发河畔夜景观光,打造科技感十足的星辰广场、美轮美奂的音乐喷泉、VR水幕电影、网红风车。”该负责人介绍,为满足市民多方面、多层次、参与融入式的水生态休闲体验,项目引入灯光布景,灯光设计利用温江自身鱼凫文化资源、川西林盘资源等,充分结合自身优势来强化夜景灯光互动性。
“我们推行‘公园+新消费’模式,引入全球知名商业策划团队,深入研判项目周边6.7万居民以及周边高端酒店等高频次使用人群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精准分析描绘消费者全息画像,将4000平方米的商业街区营造成为绿色生态的消费场景。”该负责人说,江安拾光以8栋单体建筑为载体,差异化布局文化、食悦、闲趣、智能等4大主题消费场景,打造包含温江特色的花木文化、编艺文化、水文化的“滨河文化长廊”,形成温江首条“滨河商业带”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业体建设方面,江安拾光商业建筑的屋顶和背坡分别植绿,立面采用落地玻璃和垂直绿化设计,每栋建筑自然地从坡地中生长出来。从附近居民楼上眺望,建筑成为在树木遮掩下高度不同的绿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