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联合通知: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

  • 政策时事
  • 时间:2023-02-09 10:30
  • 阅读:936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对《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的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及监管等各项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了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有力抓手,对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具有重要作用,但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地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角度着手并积极推进。

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要在排查、重在整治,工作重心在于控源截污治污。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防止把排污口排查整治单纯看做生态环境等部门牵头的环保工作或水利工作,摒弃“这项工作是花钱的”错误思想。切实把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与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能力提升等进行统筹安排,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角度来看待排污口排查整治,将其作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进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全局工作来推动落实。

注重与相关部门主动对接,避免单打独斗。在排污口排查、整治方案制订等工作当中,尤其要注重与发改、规划、住建等部门及属地政府主动对接,将排污口整治作为控源截污的系统工程来推动,做到与现有城市雨污水管网布置、规划、建设有效衔接,与老旧城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任务“打捆”协同推进,务求整治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列入地方政府近年来投资项目的“大盘子”,确保整治工作能够落实落地。同时,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以及地方水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机制的作用,在工作机制层面予以保障。

协同发挥排污单位主体责任与属地政府兜底责任。对责任主体明确的排污口,地方政府要根据整体工作安排,有序推动排污单位按时按要求完成排污口整治;对开展溯源分析后排污责任存在分歧的排污口,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促进有关排污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对无责任主体的排污口,地方政府要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兜底作用。同时,充分利用遥感监测、水面航测、水下探测、管线排查新技术新手段开展排查整治,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确保“有口皆查、应查尽查”,没有遗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排污口整治所需的资金量一般不会小,属于绿色发展领域,同时又是补短板工程,各地政府应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在加大政府投资的同时,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带动专业化治理公司投入到排污口整治工作当中来,同时做好配套的特许经营、收费保障等政策储备,确保排查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4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7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1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8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