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安徽当涂:水生态换来“水黄金”

  • 地方新闻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吴黎明
  • 时间:2022-01-06 13:02
  • 阅读:927

春养水生态,金秋璧才肥。4月12日,被称为当涂生态养蟹带头人的杨海兵的“水上春耕”闹得一片欢腾。1100亩的蟹塘上, 工友们正忙着放养水草和螺蛳,螺蛳每亩水面要放养近500公斤。杨海兵说,螺蛳和水草能净化水质,养出的螃蟹个大黄多膏厚,自然能卖出好价钱。

养了20年蟹,杨海兵摸索出一套“养蟹先养水”的高招。在当涂县每年举办的“璧王蟹后”争霸赛上,杨海兵养的螃蟹多次问鼎。杨海兵去年养出的一只母蟹重达446克,成为年度“蟹后”。

当涂花津蟹与阳澄湖蟹、白洋淀蟹并称“中华三只蟹”。随着河蟹大规模放养技术的推广,当涂兴起一股养蟹热,一度让螃蟹“吃”坏生态,水环境越来越差,养殖的河蟹越来越小,还没有好价钱。养蟹先养水,蟹农们开始实践以生物修复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养蟹新模式,其核心就是“种草、投螺、混养、稀放、控水”,通过投放水草、放养螺蛳、控制螃蟹投放量等手段,全县推广生态养殖面积25万亩。

养蟹先养水,政府层面的保障也紧紧跟上。该县不断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合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当涂县河蟹产业振兴工程》和《当涂县河蟹产业提升工程》,开发出的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通过安徽省科技厅鉴定,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并形成以10项标准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其中三项上升为省级地方标准。

近年来,该县构建了县、乡(镇)、村三级体系责任,除16名县级河(湖)长外, 13个乡镇园区共设立99名乡镇级河(湖)长、631名村级河(湖)长,做到每条河流、每片湖泊、每座水库都有河(湖)长。

养殖户籍宗书在三条港水系承包了300多亩水面,以前水下自己养鱼,水面转包给浙江商人养殖珍珠蚌,承包费托了底,养鱼稳赚不赔。后来由于养殖珍珠蚌造成水质富营养化而被取缔,收入减少了不少。负责该水系的河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请来技术人员帮助水体修复,投螺种草。籍宗书说,水质改善后,实行鱼蟹混养,收益比以前好。

河长和蟹农双向发力,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模式,实现了以渔洁净水质,以水美化环境,原来3两以上的螃蟹产量不到总产量5% ,现在已占到40%。全县年产河蟹1.4万吨,占安徽全省河蟹总产量的七分之一,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十八连冠”。同时,过去乡镇养殖水面富营养化严重,每亩200元没人承包,全面实施生态养殖后,每亩2000元以上大家抢着包,全县养殖水面年发包费达到3亿元,大大增强了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当涂县也被授予“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全国农业(中华绒螯蟹)标准化示范县”等称号。(吴黎明)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3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7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1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8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