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两会观察丨多省份全团建议出炉,流域治理的相关建议出现频次较高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
  • 时间:2023-03-07 09:30
  • 阅读:1162

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拉开帷幕,各参会代表团的讨论氛围逐渐升温。连日来,多省代表团密集召开全团会议,陆续讨论通过以代表团全团名义提交的建议内容。那这些凝聚着全团智慧的建议中,有哪些和生态环境领域相关的内容呢?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流域治理的相关建议出现频次较高

在已经披露的代表团建议中,记者发现有关流域治理的建议多次出现在各省全团建议中,流域的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多地的重要诉求。

比如,在以四川代表团名义提出的16件建议里,有一件名为《关于加快推进长江、黄河全流域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对此,四川代表团建议加大对四川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资金和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创新支持力度,支持四川继续做好综合补偿、市场化多元化补偿、生态保护补偿与价值实现协同等工作,加快推进长江、黄河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建立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国家部委常态化指导协调机制,并从长江、黄河全流域“一盘棋”角度推动全流域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建立、参与补偿机制。

在湖南代表团的全团建议中也关注了洞庭湖流域的保护与发展。《关于系统推进洞庭湖保护与治理的建议》指出,洞庭湖担负着长江流域水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地位重要。近年来,湖南省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扎实推进实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洞庭湖区防洪形势逐步改善,调洪补枯能力有所增强,粮食生产条件持续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水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有了根本扭转,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保护。但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洞庭湖新老水问题交织,仍存在防洪蓄洪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保障程度不高、水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强等问题,保护与治理任重道远。

建议提出,请求进一步支持系统推进洞庭湖保护与治理,优化调整洞庭湖防洪布局,完善防洪蓄洪工程体系,立项启动洞庭湖生态疏浚工程建设,规划论证城陵矶综合枢纽工程和洞庭湖大灌区建设,从而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此外,山西代表团也讨论酝酿拟提出的《支持山西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相关建议。

区域协同为高质量发展增添色彩

全团建议也是地区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就目前已公开的省份看来,区域协同发挥“1+1>2”作用的相关建议占有一定篇幅。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重庆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将《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作为全团建议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据了解,这件全团建议由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联合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川渝两地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融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要求,打造生态链、完善供应链、协同创新链、突破行业链、提升价值链、融合服务链、壮大产业链,坚持“七链”协同,着力推动两地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因此,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建议,参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政策,加大指导支持川渝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力度,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提到区域协同发展,少不了长江经济带。日前湖南代表团带来了《关于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议》。

长江中游经济区东联长三角、西接成渝、南向粤港澳、北望京津冀,是连接全国“铁水公空”交通大动脉的中心结点。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3.45万亿元,占全国11.1%,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可辐射周边9省市。长江中游经济区还是我国科教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区和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湖南拥有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3大世界级产业集群,高精度北斗芯片等技术水平全国领先;湖北武汉是全国最大的光电子芯片、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江西有色金属产业稳居全国前列。

因此,这件建议提出,希望将长江中游经济区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发改委指导制定《长江中游经济区建设规划纲要》及相关配套政策,支持长江中游三省共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绿色崛起先行区等,努力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全国重要增长极。

多省份全团建议含“绿”量突出

全团建议往往围绕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展开,因此也成为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在今年已经公开全团建议的省份中,无一不提到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相关内容。

如云南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7件议案、16件建议。16件全团建议内容丰富,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推动金沙江—长江一体化发展等。7件全团议案均属于立法议案,包括《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议案》。

四川代表团以全团名义提出的16件建议,涉及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和综合经济类3件,城乡建设与资源环境类2件,工业、交通、能源和邮电类5件等。山西代表团拟建议机制性举办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近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议案和建议中涉及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等内容的篇幅越来越多,含“绿”量不断增加,也进一步提升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在召开,各地正集思广益,积极讨论,以议案、建议等成果,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阶段,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将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共同课题。

当然,提出议案和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国家机关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要方式。我们期待这些硕果经过充分地讨论后,成为有建设性的、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议案建议,更期待这些内容在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同时,也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3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7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1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8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