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水治理的AI治水,探讨海南智慧水务模式

  • 地方新闻
  • 来源:环球网
  • 作者:张丹整理
  • 时间:2023-03-10 18:41
  • 阅读:1728

如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融入到现代水务管理工作中来。浪潮参与建设的“海南省智慧水网”是提升国家水网体系下第一个省级水网,用“端-边-云-数-智”等最新技术支撑智慧水网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从工程治水到数字管水,为全国范围内正在大力推进的智慧水利提供参考,也是《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下“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的积极践行者。

海南率先织就智慧水网 以全岛一张图数字管水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立,海南水利进入高速、高质量发展阶段。海南省水务厅通过构建“实时感知水信息、智能管控水资源、立体防治水灾害、全面保护水生态、全民共享水服务”的全省一体化水网数字化平台,全面推动海南省水治理体系与治水能力现代化。

海南省智慧水网打通业务流、数据流和水流,利用数字孪生、数据模型、移动APP在“监、管、用”上取得了显著的可量化实际效果,为防范极端天气和预警灾害提供了数字化支撑。以流域防洪为例,全省未来1小时降雨情况掌握情况可达到80%,并可精确到1平方公里范围内,通过联动风险点、内涝点对风险进行全面掌控;通过加载网格化降雨预报、台风路径、风险点等多元数据,可以有效掌控台风过境对受灾情况等等。

在水资源调度方面,实现水资源配置的数字化,通过将物理河流数字化,建设海南省水务大数据平台,全面汇聚河库、水库、城市用水、防洪调度等方面的数据,根据一公里网格范围内降水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建模和算法平台,能够预测江河水库水量的演进过程,江河水库水资源的配置能力,在系统上给出智能化的调度选择,通过调节生产、生活、农业、生态用水,让社会经济发展更有活力。

截止2022年底,海南全省3000多名水务基层人员采用“海南智慧水网”APP进行工作,采用水库管家巡查超21.82万次,巡查里程超10万公里,累计上报巡查异常1684,提供防汛防旱查询服务9000余万次。

浪潮“端边云数智”助攻智慧水利

水利一直是强感知的行业,传统水利建设中存在着透彻感知能力不足、感知覆盖范围和要素不全、信息基础设施"算力"欠缺等短板。浪潮在海南智慧水网的“编织”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通过搭建水务大数据平台,构建“全岛一张图”的基础底座,满足全省水务治理智慧化需求。基于“一数一源”原则,在清理、整编现有水务数据的基础上,搭建内容全面、标准统一的水务信息资源目录,建成一个标准、完整、权威、共享的水网大数据中心,实现统一决策一张图,以海南省地图为底板,集成了海南省测绘与影像、矢量、地形、三维及水利部等其他资源数据,最终形成服务于全省的海南一张图。

在全省水库、河道等关键位置布置视频监控、“大禹针”等感知设备,替代了传统的物联网设备,用人工智能技术担当起“水库管家”的角色。通过大禹针,实现全天候实时影像数据采集,边缘端在大禹针上布设边缘智能服务器EIS200并部署高精度AI识别模型,能够对实时回传的视频流进行精准辨别,实时预警。如,可以实现重要河道、水库、水尺的自动读数,河面漂浮物识别,禁止活动区域等场景的智能识别与预报预警,并通过“海南智慧水网APP”分发到执法人员手中。同时,边缘测清洗后的数据会同步到云中心,进行AI识别模型训练、优化、数据汇集、数据挖掘等。

治水、管水事关亿万民生福祉,擘画“智慧治水”蓝图,可以让水务治理看得见、看得准、看得全、看得远,让水务管护更有保障,让科技更高效地服务于人类社会。浪潮以计算之力,助力海南水务厅构建智慧水网,实现信息更精准、决策更科学、服务更便捷,守护一方百姓安居乐业,人水和谐成就其乐融融的海南岛。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1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4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0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6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