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助力水资源高质量发展,大鹏新区与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开展合作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
  • 时间:2023-04-06 10:26
  • 阅读:985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近日与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坝光湾畔,举办战略合作签约暨高质量发展专家研讨会。

活动现场,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携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建的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海洋专业委员会正式揭牌,并落户大鹏新区。

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动合作落地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大鹏新区自然资源禀赋与区位发展优势,特别是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暨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学术引领力、战略支撑力、平台凝聚力与国际影响力,推动大鹏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大鹏新区管委会与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对大鹏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构建大鹏新区战略科学家平台,针对流域区域水问题、全流域水项目EOD模式研究、碧道建设规划布局及其他相关领域发展规划与顶层设计,为新区提供智力支持。双方还将围绕智好慧水务、水资源制度改革、水资源高质量发展、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助力大鹏新区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

而由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携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的海洋专业委员会落地大鹏新区,将进一步强化海洋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优势,为大鹏新区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提供智力支撑。

院士带来“思想盛宴”,建议出台专门措施

活动现场,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暨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围绕大鹏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作了专题演讲。

鐜嬫旦闄㈠+涓撻婕旇鍏ㄦ櫙.jpeg

图为院士专题演讲

王浩建议,要从市级层面出台支持大鹏新区打造“两山”实践创新标杆专门措施,以顶层设计保障“两山”转化方向。同时,要以高质量发展引导“两山”转化重心,培育一批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特色产业集群,将文旅、海洋、新能源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看点、亮点与突破点,构建“产业—企业—产品”上下游产业链。

他表示,要协同治理推进“两山”转化成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合力、以企业为主体的行动合力、以公众为主力的参与合力,统筹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治理模式,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不断拓展产业、政策空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构建包括企业、学校和社区在内的生态文明网络体系。

大鹏新区应以技术创新提供“两山”转化支撑,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打造合理并相互适应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和产业格局。并通过创新驱动、技术改造、工艺提升,发展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的生态产业,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专家大咖现场“头脑风暴”,为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圆桌沙龙环节,专家大咖聚焦大鹏新区“两山”实践创新、文旅与海洋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内容,进行了全方位深入交流探讨,为大鹏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鍦嗘瀵硅瘽2.jpeg

图为圆桌对话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暨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秘书长蒋云钟认为,要充分考虑大鹏半岛自然禀赋,以及高质量发展诉求,充分发挥背靠深圳,面向粤港澳,辐射全国和全球的区位优势,积极接洽世界一流旅游规划设计事务所,编制出台大鹏半岛规划体系,以灵活的土地政策和用地形式,加快推动相关控制线调整方案的审批工作,在大鹏海域先行探索以市场化确权方式明确海域使用管理主体,支持和保障旅游、海洋等重大项目用地用海改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军表示,要在探索涉海政策上再突破,海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点,必须要有量身定制的精准扶持政策。大鹏乃至深圳要想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赛道上后发先至、实现赶超,就要在政策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特别是,发挥好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选址相近、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密切配合、联动发展、相得益彰,让资源更加汇聚,结构更加优化。

国家文旅部评审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郑国表示,考虑到大鹏游客量大、交通出行方式单一等实际情况,要加快大鹏半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地铁、城际、高快速路,以及码头等建设。要强化旅游推广,多形式、广渠道、多角度做好营销,擦亮大鹏乃至深圳国际旅游品牌。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3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7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1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8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