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中国环境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关键在于控源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时间:2023-04-11 11:28
  • 阅读:1147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广泛性、不确定性和滞后性等特征,牵涉众多农业生产者,是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突出难点。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系列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政策,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等相继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从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上看,我国农业源污染物排放仍处于高位,需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路径,这一路径中,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是同农业生产端密切相关的两个环节。做得好,既可节约农业生产的成本,又能降低氮磷有机物等面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农业生产者能接受愿意做;而过程拦截、末端治理是工程措施,需要额外的投资,农业生产者通常不愿意主动作为。如何激发农业生产者参与面源污染防治的内生动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迫切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控源才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牛鼻子,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制定农药、化肥使用的限量标准和科学使用的技术规范。我国的化肥农药生产与使用量均居世界前列,化肥农药的超量投入和不科学施用是种植业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按照“抓重点、分区治、精细管”的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思路,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准确掌握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规律与基数的基础上,为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研究制定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投入品的限量标准和具体可行的技术规范、技术手册。在兼顾作物产量和污染物排放最少化的前提下,从农田的耕作方式、作物品种选择、轮作类型、施肥方式、施肥时期、肥料种类、肥料用量、植保措施、农药用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使农业生产者有标准和技术依托,在减少农用物资投入的同时,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的产生。

二是有效激发农业生产者控源的内生动力。农业生产者是否愿意使用畜禽粪污有机肥和农业废弃物,是否愿意采取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决定着面源污染控源措施可否落地。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良好农业规范等都通过标准的形式规定农业生产要注重保护环境,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与农药等农用化学品,采用农艺、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通过种植绿肥,施用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或实施秸秆还田等培肥土壤,这些规定都是农业面源污染控源的实践措施。农业生产要通过认证机构的检查认证,就必须遵守标准,主动采用标准规定的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方式,从而解决面源污染控制驱动力的问题。因此,大力推动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产品的开发,有助于激发农业生产者面源污染控源的内生动力。

三是通过培训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控源技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促进了土地流转,加快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程,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已成为主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经济实力强的非农背景经营者加入农业生产中来,他们的优势在于能够接受先进知识和理念,劣势是不懂农业科技知识。因此,要建立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机制,帮助他们增强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识,掌握农业投入品精准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的控源技术,将控源减排、循环利用的技术方法转化为农业生产的具体实践,在促进农业节本提质增效的同时,显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排放。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可1分钟“揪出”
  •     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体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并同步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智能监测技术规范》。  这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聚集体》《分析化学》《美国化学会材料快报》等国际
  • 行业资讯
  •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5-04-29 10:10
  • 阅读:1514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看点?
  •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4月27日,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继民法典之后,首次亮相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有哪些重要看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看点一:明确保障公众“生态环境权益”  翻开厚重的法典草案,总则编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保障
  • 政策时事
  •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4-29 10:06
  • 阅读:1517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上海在新污染物协同治理上的经验——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上海市紧紧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系统性探索,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利益协调”的治理框架,初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数智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隐蔽
  • 行业资讯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编辑:余敏江
  • 时间:2025-04-29 09:57
  • 阅读:1401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第20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
  •     2025年4月23日,在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指导下,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出席会议并讲话。    仲志余指出,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为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贡献。一要以需求为牵引,不断增加高质量
  • 近期会展
  • 来源:水利部
  • 时间:2025-04-29 09:37
  • 阅读:1288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